【深度】2024就业五大最新趋势!当代年轻人就业态度的180度转变
2024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为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于此同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6月最新就业数据显示,16至24岁非在校青年失业率为13.2%,25至29岁更是高达14.9%。
造成较高失业率的主因还是因为我国就业端的供需失衡,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里,我国新增了9400万大学毕业生,但同期就业市场提供的白领岗位只有4600万。大学生的供应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前社会的消纳能力,但我国的出生人口从2017年才开始快速下跌,所以在2040年之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会长期困扰我们,尤其是今年和明年,不断创新高的本科毕业生和前几年扩招的研究生以及因为疫情缓就业的学生将会集中在这两年加入求职队伍。
根据最新的《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智联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以及《猎聘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近两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如今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各个维度较几年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那本期UP就结合最新的就业动态和调研数据,跟大家一起来看看,我国就业的五大全新趋势,相关报告视频结尾会有获取方式。
调研显示,近年来毕业生开始着手找工作的时间变的越来越早,单就2024届相比2023 届,从大三或研二就开始找工作的毕业生就提升了10%,从这张图可以看到,之前的毕业生大多都是从毕业当年的开年后开始集中找工作,但到了今年,这部分人的比例显著下降,主要就是大家把找工作拿offer的时间前置,甚至提前一年去准备工作的事情,UP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对我国学生到了毕业才开始找工作这点有很大的疑惑,明明还有一年就要毕业,周围的同学竟然都不着急工作的事情,比较关键的暑期实习,秋招春招都不提前准备,甚至不知道其重要性,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到了变现的最重要节点,反而都在做鸵鸟,可能当年就业压力并不算大,UP本身的学校也比较好,大家最后基本都能找到工作,但形势转变的飞快,到了今年,优秀的人越来越多,而好的工作机会则越来越少,大家终于也都觉醒了,知道了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可以看到,拥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32.7%的应届毕业生有过两次及以上实习经历,45.7%有过一次实习经历,共计达 78.4%,高于前一年的 72.5%,有 61.8%的人认可实习的关键作用。
实习其实是学生观察企业,和企业观察学生的最佳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快速了解岗位工作内容,行业情况,用最小的成本去试错,不断修正自己的求职方向,而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低成本的选择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目前很多大企业已经把暑期实习当做秋招提前批次来录用了
像是UP当年凭借两个行业头部企业的实习经历,就可以秋招市场基本乱杀,但到了现在这已经变成大厂简历过筛选的标配,想要拿到offer需要更多的高含金量实习经历和高匹配度的项目经历,所以我推荐现在的学生从大一寒假就开始要考虑实习的问题,进不了大公司先从小公司相同的岗位开始,尽快修正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大三暑假前,拥有至少两段叫得出名字的企业目标岗位的实习经历,你才可以拥有进入大公司暑期实习的门票,暑期实习这个关键节点错过了,很多好公司好岗位可能就永远对你关上大门了。
根据猎聘的调研结果显示,2024届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央国企,占比高达48.04%,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排在第二,占比20.55%。从数据上来看,今年的学生已经有近7成想要进入相对稳定的体制内工作了,这种趋势转化在近5年里非常的明显,期望进入国企的毕业生比例从 2020 年的 36%持续上升至 2024 年的47.7%;而期望进入民企的毕业生连续 5 年下降,从2020 年的 25.1%持续下降至 2024 年的 12.5%。
经济下行趋势下,各种裁员降薪的消息不断,这显著的改变的新进入职场的新人选择岗位的倾向,稳定这个选项,仅仅一年的时间,就从最看重因素的调研中,从40.7%上升到了51%,为之可以牺牲的则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不能学到新东西以及岗位匹配程度。
除了进体制,升学考研或者申博也变成了应届生逃避就业的方式,国家在最近也为了吸纳毕业生,选择再次扩招,7月底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学历现在已经从精英化贬值到了平民化,看过我学术贬值那期视频的粉丝应该知道,博士学历的性价比并不高,我推荐各位学生能就业的应该优先选择就业,实在难就业的,可以选择读研缓冲,但读研过程中要以实习就业为第一目的,科研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
十多年前最热门的专业当属土木和金融,外加计算机,这些专业的高热度主因就是就业岗位多或者赚钱容易,土木和金融的高光是背靠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上行,而计算机则是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专业的兴起和火热,离不开国家意志和产业周期。
时至今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明确进入下行周期,国家对房地产的定位从支柱产业变成了烫手山芋,所谓的先立后破,被破的其实就是房地产作主导的地租式经济模式,现在还没有把这个烫手山芋扔掉,是因为想要立的高端制造业+国内大消费的经济模式还没立起来。
而金融呢,其实我们最高层对金融行业一直是警惕态度,这个行业非常容易滋生腐败,制造风险,但其实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所以在2023年3月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成立,自此金融行业进入了冰河时代,到了今年券商降费,银行降息,紧接着就是全行业的限薪降薪和裁员,国家也意识到了,优秀的毕业生都想进入金融届是非常畸形的,是不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所以这种遏制的态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计算机就更不必多说,网民增量已经摸到天花板,后面就是存量市场的竞争,各家互联网公司跑马圈地,融资扩张的阶段结束了,对码农的需求显著降低,但近几年新开的计算机专业却逐年增多,计算机专业已经变成红海,高薪资的神话也即将被终结。
一线的就业市场往往是变化反应最灵敏的,可以看到,2023年员工离职最多的行业金融,零售,房地产位居前三,而增加最多的行业是我们的中高端制造业,电力设备,汽 车,电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对于应届生来说,近三年对于进入制造业的意愿也在逐年增强,还记得我们刚刚讲过的先立后破吗,未来要立的就是高端制造,我们想要实现2050年的复兴目标,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走高端制造出海输出产能是唯一的选择,所以目前的中高端制造业,就像是2000年的土木金融,你要是相信国运,制造业是个不错的就业方向。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仅过去了一年,毕业生对于找一份全职工作的执念就从51.54%下降到了32.79%。
到了今年,只有10%的人还坚守着必须要在就业的一开始就找到好工作的想法,更多的人选择先找到工作,没有好工作也先可以做普通的工作。
从2024届学生的实际去向来看,选择慢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人开始增多,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落在这两个区间内。
在灵活就业这个词刚刚诞生之初,社会对其还是有贬义和偏见在的,但随着这两年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越来越多,灵活就业已经逐渐变成了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可以看到,到了今年愿意灵活就业的人已经占到90%以上了,这其中有近52.42%的人倾向选择自媒体作为灵活就业的尝试,剩余的像是家教,设计,文案策划等选择,可以看到都是线上工作比较方便的岗位,灵活就业的工作大多起步收入并不高,所以回到家乡在线上工作能减少大量生活成本,所以这一类的工作更受到青睐。
此外呢,这张图里像是民宿管家,健康管理师,整理师,宠物减肥师,陪诊师等一系列的新型职业都很有意思,也受到了毕业生的青睐,这种压力较小,轻体力类新职业的兴起,其实也是新一代年轻人抛弃买房结婚这一传统人生模式的另一种证明。
不论是线上灵活就业还是新型职业兴起,其实这种趋势的形成,都是利空大城市和房地产的,正好也与我们的第五个趋势互相印证。
首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十年前,能力并不突出的小李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他所在的事业群业务增长很快,一两年的时间就从原本100个人扩张到了200人,新扩张的小组意味着新的领导岗位,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小李就这么当上了新小组的主管,而他的主管则当上了管理几个小组的经理,原来的经理则当上了这块业务的总监,可以看到,在行业和企业快速发展期,一只猪只要多混几年都能飞起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所谓的领导水平竟会如此之低,他们其实就是当年能力并不突出的小李们,所以当年机会众多的一线城市就是普通人实现阶级跨越的最佳战场。
但随着经济的降速,各家企业都从原本的快速扩张卷规模变成了降本增效,扩张不在,升迁也就不在了,新入职的年轻人变成了大厂里的螺丝钉,拿着并不高的薪水,却生活在成本并不低的城市,上升的通道看不到希望,年轻人自然会用脚投票,所以可以看到,在近几年所谓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一线城市。
为什么我说是所谓新一线呢,其实新一线城市是个伪概念,是前几年某财经公众号搞的一个城市排行榜,为了美化一些给经费的城市提出来的新概念,其实所谓新一线就是之前的强二线城市,只是换了个叫法,然后就可以搞榜单收一波钱,每年想要入榜的城市都要定期给赞助费,目前各类的榜单已经变成了绑架城市的一种恶性手段,在我国一线城市只有四个,北上广深,新一线的叫法会模糊城市的划分,所以我一直拒绝用这个叫法。
除了年轻人逃离一线城市已经形成趋势之外,长三角变的越来越卷则是UP根据数据新观察到的点,可以看到,近三年来,毕业生投递长三角的越来越多,但长三角新发布的岗位占比却越来越少,而京津冀、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城市群则是毕业生人数和岗位数量同步增长,这预示着长三角近几年的就业是越来越卷的,近两年就业的毕业生如果在长三角找不到合适岗位,可以眼光放宽,多去其他城市群找找机会,说不定会有惊喜。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视频开头提到的三份就业报告,想要的粉丝去B站视频评论区留下你的邮箱,UP后续会发送给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曝iPhone 16 Pro Max超窄下巴刷新纪录:很考验用户的贴膜能力
热闻历史首次!伊万科维奇在线直播公布国足大名单,山东泰山王大雷、刘洋等6人入选
OpenAI推出新功能,将允许企业“定制”目前最强大的AI模型GPT-4o
曝iPhone 16 Pro Max超窄下巴刷新纪录:很考验用户的贴膜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