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大创计划项目分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实行项目制管理。项目类型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项目类别分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1.创新训练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4.重点支持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
1.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面向全校本科生,项目周期为两年,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
2.申请者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信用和违纪记录。
3.项目申请团队成员必须有明确分工,每位学生同一学年原则上只能参与一个项目。成员专业、能力结构较为合理,鼓励跨学院、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
4.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类型准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必须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的研究项目,并独立完成。
鼓励积极申报,各学院推荐申报项目数详见推荐数额表(附件5),申报情况纳入年度教学工作考核。依据《皖西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院发〔2019〕65号),国家级项目每项资助6000元,省级项目每项资助3000元,校级项目每项资助600元。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为同类型其他大创计划项目支持经费的2倍。
学生填写《皖西学院大创计划项目申请书》(文件命名:申请书+姓名+项目名称),并于5月15日17:00前将《项目申请书》通过微应用平台提交,根据平台要求填报项目基本信息并上传申请书。微应用平台路径为:校园网信息门户——教育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平台,具体操作见附件6。
各学院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根据初审结果填写《项目推荐汇总表》,于5月20日17:00前统一报送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立本楼106室),联系人:王庭、夏韦,电线,邮箱:。
旬组织专家评审,立项校级大创计划项目,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
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请各学院、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和动员,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产学研合作和项目培育,积极组建团队进行项目申报。
推荐项目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各学院可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将红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贯穿“四史”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聚焦革命老区,开展公益创业,引导师生服务乡村振兴。
申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为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每年组织有关企业与高校共同实施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各学院可根据情况组织学生向企业申报(项目指南将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页上另行发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