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4年,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市委人才办的精心指导下,人社系统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和“榴枣归乡”工程,以新时代人才工作十大专项行动为牵引,抓顶层优布局、明重点破难点、谋创新树品牌、精服务强保障,人才工作感知度、实效性、影响力持续提升。让我们一起回眸2024,沿着走过的足迹感受人才工作的精彩瞬间。

  召开“榴枣归乡”工程新闻发布会。阐述实施“榴枣归乡”工程的重要意义,明确三大主要目标和十项重点任务,并对人才引育政策、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措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归枣”政策进行详细介绍。

  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平台。联合11部门印发《加快推进枣庄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超过20亿元,培育形成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40家、骨干企业10家,建成一批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平台。

  首次建设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出台《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认定首批市级继续教育基地10家,推动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建立资源互补、合作共建机制。

  加强专家服务平台管理。枣庄市瑞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功获批省级专家服务基地,5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获省人社厅评估为“优秀”等次,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基地引才聚才平台载体的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开展枣庄学子家乡行活动。聚焦“榴枣归乡”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枣庄学子家乡行活动,邀请612名高校学子走进重点企业,并就青年人才来枣就业创业政策进行互动交流,提前着手谋划布局,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枣就业创业。

  以诚挚的新年祝福礼遇人才。发布致枣庄籍高校学子的一封信,向广大枣庄籍高校学子介绍枣庄市发展及人才政策。印制《枣庄市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指南》,向我市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寄放贺卡,为全市1000余名人才送上温暖的新年祝福。

  举办桑梓情 团圆年——“榴枣归乡”系列活动。活动设主会场和“榴”光异彩返乡交流区、“枣”城乐业招聘求职区、“归”凤栖梧风采展示区和“乡”服相成政策宣传区,围绕“聚人口增人力引人才提人气”,抓住岁末年关,在外游子集中返乡契机,向枣籍大学生、在外人员发出返乡就业创业的邀约,集聚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现场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现场求职85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197人,开展政策宣讲24场,演出文艺节目55个,发放政策清单2000余份,提升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热情,打造人口人力人才集聚“洼地”。

  出台18条“人才新政”。会同市委组织部研究出台《人才支撑重点项目落地见效若干措施(试行)》,从精准引育高端人才、强化人力资源供给、支持人才发展、夯实平台承载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等5个方面18条具体举措支撑保障全市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荣获“改革创新品牌”。《发挥职称评审“助推器”作用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被确定为全市2023年度“改革创新品牌”,被省委改革办作为《地方改革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

  举办专场引才活动。“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围绕东北5所高校学科设置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参与单位50家(次),提供优质就业岗位2260个,收到毕业生简历2112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12人(次)。活动线上同步开展了“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面向全国200多所知名高校推送我市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政策清单,发布用人单位105家、人才需求1673个。

  开展“智汇春耕”行动。聚焦春耕生产技术需求,在3-4月集中组织农业领域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技术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选拔“智汇春耕”乡村振兴合伙人,301名专家通过网络视频课、直播授课、现场授课、现场观摩等开展专题技术培训44次,创新开设农民夜校、专家微课堂,服务农户9300余次。

  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召开市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印发《枣庄市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操作指南》,征集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公告、博士后招募令,全市13个市直事业单位、75家企业共提供急需紧缺岗位304个、人才需求970人,提供博士后需求18人。

  召开全市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会议。会议总结各技工院校办学经验特色,剖析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研判技工教育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技工院校作交流发言。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我市经验做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我市“枣工快递”用工服务平台保障企业用工工作经验做法,展示了枣庄市从煤炭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变过程中,人社部门探索开发“枣工快递”用工平台,全天候、零距离服务企业用工的生动画面,助推人才与用工主体“双向奔赴”。

  举办2024年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赛。竞赛设置传统舞蹈曲艺、石榴技艺、手工技艺、种植技艺和餐饮技艺等具有地标性、可展示性的5大赛项19个小项,吸引370余人报名参赛,同步配套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技能展演、技艺体验、产品展销、电商直播等活动,通过多元融合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美妙声音、体验传统技艺、品尝乡土味道,助力乡村振兴。

  举办“海聚山东·榴枣共赢”2024年海外人才枣庄行活动。邀请海外留学人才交流分享返乡创业经验,组织参观欣旺达等市属骨干企业,发放《海聚山东·枣庄市支持人才发展政策明白纸》,设置海外留学人员招聘专场,开设“直播带岗”宣讲,以“云访谈”形式开展实时互动交流,现场精选89家用人单位提供140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45人。

  举办2024年“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西南专场引才活动。结合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3所高校的特色学科设置和我市“6+3”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组织25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引才活动,提供人才需求1578个,发放宣传材料3500余份,精准对接三所高校的毕业生,到场毕业生达5100余人,现场收到简历1121份,达成就业意向392人,其中硕博人才占比42%。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

  创新建立企业工程师评审“直通车”制度。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评审“直通车”制度的通知》,对于突破省级重点项目关键技术难题、有重要贡献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经企业负责人举荐、主管部门同意,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不受原职称资格、年限资历限制,“直通车”申报工程师,为省级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通职称晋升的成长通道,为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32人通过重点项目“直通车”制度获评工程师职称。

  举办产才对接活动。举办“榴枣归乡”产才融合项目对接交流会,以“产才融合 榴筑华章”为主题,聚焦农业、石榴产业、人工智能、锂电技术、环保等领域,搭建产才合作平台,邀请4名高层次专家来枣洽谈,7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市发明与技术经济学会到场交流并对接项目需求,共推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助推枣庄市高质量发展。

  举办“榴枣归乡”工程现场观摩活动。聚焦就业创业服务、人口返乡创业、海外人才引育、青年人才集聚、社区微业、新业态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精选全市25个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项目现场观摩,评选出15个“榴枣归乡”工程样板点,推动“榴枣归乡”工程走深走实。

  完善专家服务基层机制。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七批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专家服务基层系列活动”、“小麦新品种‘育繁推’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入选省级专家服务基地示范项目,《山东枣庄:让智慧之花绽放基层沃野——产业专家点燃石榴产业蓬勃发展新引擎》专家服务基层经验材料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大众网等媒体刊发报道。

  发布枣庄市“榴枣归乡”政策清单。整合汇编了29家市直单位66条相关政策,形成《枣庄市“榴枣归乡”政策清单》,内容涵盖就业支持、创业激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才引育、来枣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就业创业平台载体建设等6个方面,还设置了“何以枣庄”专栏,重点介绍枣庄市情市况和近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下步将持续动态更新,着力提升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

  成立枣庄市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联盟。36个数字技术领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院校加入联盟,通过搭建资源交流平台、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等内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培育高水平数字经济人才贡献力量。

  举办经济人才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采用专家授课、案例研讨和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数字经济人才专业前沿知识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吸引来自各行业从事数字技术相关工作的136名学员参加,提升数字经济人才服务产业能力。

  举办“中国创翼”第七届山东省创业大赛选拔赛暨枣庄市创业大赛。以“创响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等12部门共同举办,大赛中表现优异的11个项目(导师)将推荐参加省级选拔赛,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荣获全省优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分析报告。《经济转型视角下专业技术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分析——以枣庄市为例》统计分析报告,从优化人才培养战略并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出发,通过研究现行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及政策,综合分析专业技术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找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结构的建议,荣获全省优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分析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充分发挥了统计工作决策参谋助手作用。

  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全市人社系统人才工作暨博士(后)工作会议、2024年度全市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对全市博士后人才引育、青年人才集聚、海外留学人员引进、数字技术工程师、职称评审、高技能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提升人才引育质效,推动完成考核工作。

  在博士后创新项目上实现新的突破。202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自然科学领域)确定立项项目,我市山东合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孙林林博士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宋美佳博士、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曹凯博士获得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三等资助,国家和省将分别给予8万元、6万元的资助资金,实现了枣庄市在这两项博士后创新项目上零的突破。

  认定市技能大师工作站。联合市财政局修订印发《枣庄市技能大师工作站管理办法》,经单位申报、区(市)推荐、专家评估认定及公示,认定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枣庄经济学校、交大智邦(枣庄)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为2024年度枣庄市技能大师工作站项目建设单位,管理期限3年,一次性补助资金5万元/家。

  5个项目入选省高级研修项目。我市推选的“数字健康工程技术高级研修班”“锂电产业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数字经济人才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等5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4年度高级研修项目计划,涉及“十强”产业、乡村振兴、数字技术等领域。

  举办2024年“知名高校优秀大学生齐鲁研修营”开营仪式。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卫华参加活动并为研修营授旗,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56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学员参加本次研修营,学员们将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等79家优质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践,近距离了解山东、感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举办“改革人才评价机制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新闻发布会。从政策支持保障、职称制度改革、激励评价举措、人才服务生态4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市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成效,并就壮大工程师队伍建设、多举措汇聚人才、激发乡村人才创新活力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开展人才及职称政策“五进”宣讲活动。集中开展“榴枣归乡”人才政策宣传月系列活动,深入项目、企业、窗口、平台、园区举办12场人才及职称政策宣讲会,惠及一线期职称政策系列问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政策宣传体系,进一步打通人才政策盲点,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

  举办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2024年枣庄市“鲁班传人”职业技能大赛—枣庄市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技能竞赛。评选出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优秀组织奖7个,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技能、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源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

  组织开展2024年枣庄市“鲁班传人”职业技能大赛。出台《枣庄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市职业技能竞赛的定义、适用范围、竞赛体系以及竞赛管理、安全保障、奖励措施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精心遴选并发布132个竞赛项目,全市80余家部门(单位)参与赛事举办。

  出台《枣庄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发放办法》。进一步简化申报材料与申报流程,对疑难问题进行明确,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发放效能。

  全国创业大赛取得新突破。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暨十年成果展示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共有461个创业项目参赛,150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我市“亲和源-绿色康养新追求”项目经过市创业大赛、省选拔赛,成功晋级全国选拔赛银发经济赛道,经激烈角逐以全国前30名的好成绩入围全国总决赛,并获优秀奖及“全国优秀创业项目”称号,这是我市创业项目首次入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国赛并获奖,实现了我市创业工作历史性突破。

  举办“枣聚人才·数造未来”数字技术人才培育项目。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管理等数字技术领域,开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班4期,采用“理论+实践+考核”、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181名,为我市数字技术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选拔30名枣庄市首席技师。经逐级推荐,专家选拔、公示考察等程序,选拔2024年度枣庄市首席技师30名。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

  获评第十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经济转型视角下专业技术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分析——以枣庄市为例》获评科研成果一等奖。

  改革工作卓有成效。经验信息《枣庄市引育并举集聚优秀人才》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政务信息》刊发,《我市创新实施人才链引领“四链”融合机制着力壮大产业人才队伍》被改革动态第10期刊发。

  推出“我的支扶生活”先进典型宣传18期。从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和工作实绩等多个角度,以短视频、宣讲、征文三种形式充分展现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热情。

  举办“榴枣归乡”暨“社会保障卡·乐享好生活”免费观看中超女足活动。邀请逾万名大学生、应届高中毕业生及社会保障卡持卡人齐聚一堂,多举措开展“榴枣归乡”人才政策宣传,为青年人才厚植就业创业沃土,打造舒心乐业环境。

  举办“产才融合 榴筑华章”山东省博士后科技服务枣庄行活动。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的石榴产业专家与本地企业家、技术人员开展面对面交流研讨和技术指导,聘任6名枣籍博士后青年人才为“枣庄市引才大使”,组织5个石榴产业博士后技术合作代表项目现场签约,4名专家围绕石榴产业作专题报告,石榴产业代表与专家团深入交流,促成2组专家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推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助推枣庄市高质量发展。

  举办“榴枣归乡 渝枣共赢”东西部产才对接活动。活动于10月23日-26日在重庆市成功举办,共分为“智汇共创”2024年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重庆专场引才活动、“服务共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调研活动、“匠心共筑”职业技工教育学习调研活动、“榴业共兴”石榴产业产才对接活动5个模块,通过枣庄与重庆市的全方位交流,推动东西部人才协作。人民网刊发《枣庄市举办东西部产才对接活动,推进“榴枣归乡”工程》,报道我市东西部产才对接活动情况及经验做法。

  成立枣庄市博士后创新联盟。联盟由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其他有意向发展博士后事业的企事业单位46家成员组成。联盟成立后,将团结博士后平台设立单位、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搭建高层次青年人才服务平台、博士后人才聚集发展平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成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产业化转移,开发利用博士后人才资源,为吸引博士后青年人才来枣工作创业提供服务保障。

  组织参加山东省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以“榴·筑梦 枣·归家”为主题设枣庄市人才生态展展区,通过图文、讲解、宣传册、宣传视频等形式,集中展示枣庄市基本情况、产业布局、平台建设、人才政策、发展生态,推动1名留学人员来枣创业代表成功签约高端装备数字化升级新质驱动配电盘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被人才山东网、大众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揭牌成立我市首家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产业园。10月11日,我市首家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峄城区榴园镇石榴精品种植示范园举行。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产业园是人社系统服务乡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是近三年市级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赛的重要成果,对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具有重大意义。

  印发《关于加强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研究出台9条措施,聚焦枣庄乡土特色品牌产业发展和传统技艺技能传承,持续壮大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队伍,构建“选人、育人、用人”三位一体人才机制链。

  举办枣庄市“技能领军人才”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技能领军人才代表分享工作经历、业务成就以及对技能人才发展的贡献,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

  新增1所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5名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家单位成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项目建设单位,11人获评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

  《中国组织人事报》点赞我市人才工作。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评价机制改革 山东枣庄锻造2.2万人工程师队伍》为题,刊发我市工程师培养经验做法。

  举办“工行杯”2024年枣庄市乡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赛闭幕式。评选出“技能大师”25名、“技能标兵”25名、“技术能手”44名、“十佳电商直播”10名,7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18家单位获“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推进博士后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博士后工作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印发《关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平台建设、人才招引、评价激励、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和管理服务6个维度,提出10条“硬核”举措,构建起了“人员+平台+产业+项目”的全链条政策制度体系,更好地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创设首家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开展市级创业园调研摸排,优化留学人员来枣创业就业政策,出台《枣庄市留学人员来枣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暨市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认定“九洲双创科技园”为市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实现了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平台零的突破。

  举办“鲁班传人”职业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枣庄市“鲁班传人”职业技能大赛的有关情况,就大赛的赛项及目标、大赛基本情况、大赛特色等作主要介绍。

  举办枣庄市“驻枣院校人才直通车”专场招聘活动。紧紧围绕驻枣院校学科设置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精心组织核芯光电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枣庄海扬王朝纺织有限公司等28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人才需求岗位508个,到场驻枣院校毕业生等求职者400余人,发放青年人才政策资料400余份。

  开展博士后招引专项行动。成立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成的博士后招引专项行动调研组,赴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博士后平台开展实地调研,面对面解读博士后政策、了解平台困难及需求,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举办“榴枣归乡”工程现场推进会。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榴枣归乡”工程现场推进会,对全市29个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评选出16个“有说相、有看相、可复制性”的工程“样板点”。

  获评2024年全国人事人才研究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通报2024年全国人事人才研究主题征文活动获奖情况,我市推荐的《枣庄市专业技术人才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获评2024年全国人事人才研究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

  举办2024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省市县三级联动中国矿业大学专场引才活动。25家重点企业提供采矿工程、测绘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等岗位74个、人才需求366人。活动现场设置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区域,为大学生求职者提供政策解读、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吸引了500余名毕业生进场求职,收到求职简历83份。

  开展枣庄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医保专项对接服务活动。聚焦高端医药产业链,介绍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和医疗保险工作情况,发放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指南,安排公司全体高层次人才进行健康咨询,切实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暖心医疗服务,30余名人才参加活动。

  新增5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正夏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枣庄华宝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市博士后平台达到36家。

  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以人才集聚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区建立高层次人才招引服务机制,为高层次人才申领“山东惠才卡”136张,发放“枣庄惠才卡”848张,为467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协调解决就学问题,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