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家企业登陆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 庞婷)3月6日,2024年度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简称“大创板”)企业集体登陆仪式暨基地授牌表彰活动在东升国际科学园举行。60家大创板企业参加敲锣授牌仪式,标志着这些企业正式集体登陆大创板,可享受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服务。
当天,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清化未蓝(北京)纳米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等2024年新登陆大创板的60家企业被授予大创板专属牌匾。这些企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多个高精尖产业领域。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最多,有50家;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有9家。逸超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磨豆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作为北京市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大创板企业代表、新入板企业代表、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代表发言,介绍了大创板为企业提供的融资对接、财税辅导、政策解读等服务。市人社局还现场为东升科技园颁发大创板基地牌匾,至此,全市大创板基地增至16家。同时,北大孵化器、北理工孵化器、海高创新作为在2024年度表现突出的基地单位,被授予大创板优秀基地奖杯。
北京市大创板是设立在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特色展示板块,作为北京市在全国首创专注于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市场板块,大创板不仅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展示平台,还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股债融资、资本市场孵化培育、上市加速等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北京市大创板企业已达394家,注册资本总额超28.2亿元,累计融资额超117.2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7000人。
现场,多家登陆大创板的企业带来了自己的核心产品。成立于2023年的灵宝CASBOT带来人形机器人“星期三”。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张淼介绍,“我们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产品,能够替代人类执行高风险、高强度及重复性工作。比如在矿山井下,我们的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完成井下地形测绘和障碍物检测;在柔性制造场景中,它能将人类从单调重复的装配产线中解放出来,并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一致性。”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张淼深知,技术的突破离不开生态的滋养。“2024年登陆大学生创业板后,大创板的支持像一双温暖的手承托着企业——通过参加大创板组织的高校招聘会,我们与清华、北航等高校建立了人才输送通道,吸纳顶尖技术人才;应届生落户绿色通道让我们快速组建了一支年轻而专业的团队;银企对接服务拓宽了我们的融资渠道。在灵宝的机器人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的每一步,我们都感受到大创板以及东升国际科学园的支持。”
作为2024年首批登陆大创板的算力基础设施企业,共绩科技带来了AI学习与科研支持一站式解决方案——共绩高校算力服务平台。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王鹏告诉记者,共绩团队2023年孵化自清华大学,是国内唯一利用动态闲置资源,提供安全稳定服务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平台主要利用分散闲时算力,例如个人、网吧电脑和IDC闲时资源,服务于灵活、临时的弹性算力需求,例如推理场景下的峰时排队任务或异步计算。平台现已接入上万台个人、26家智算中心和70万台网吧的闲时算力资源。成立以来,企业估值增长超10倍,目前估值约3.5亿元,2024年签约额超3900万元。
“得益于大创板提供的资源支持和财务支持,我们将在今年启动‘教育行业算力普惠’计划——未来3年将开放算力平台调度接口,为1000所大学和中小学提供普惠算力方案。”王鹏说。
推出国内首台“E超”设备的逸超医疗早已登陆大创板。公司CFO兼董事会秘书刘帅科介绍,“我们在创业初期面临许多挑战,但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的帮助下,不仅获得宝贵的资源和支持,还实现快速发展。”如今,该公司的产品不仅完成传统彩超无法实现的组织定量分析,还有效减少有创检查,为多种重大疾病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张文江表示,为进一步完善“政府+高校+园区+市场”合作机制,自2021年12月起,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联合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单位共建大创板基地。2024年,大创板在创业孵化、活动举办、融资服务、上市辅导等方面持续支持各大创板基地发展,围绕交易所上市、专利布局挖掘、财税辅导、品牌咨询等内容,共组织11期专题活动,累计覆盖200家次企业。大创板“陪伴式”的专业服务,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吸引人才、扩张规模,并辅导企业规范发展。
2024年,大创板在创业孵化、活动举办、融资服务、上市辅导等方面持续支持各大创板基地发展,围绕交易所上市、专利布局挖掘、财税辅导、品牌咨询等内容,共组织11期专题活动,累计覆盖200家次企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