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启动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662个,备案企业服务专员2523名,覆盖全市15个区,形成了完善的服务网络。

  三新孵化器中小企业服务站由武汉三新材料孵化器有限公司运营,依托三新科创产业园设立。园区创建于2002年,坐落于环同济海工创新创业发展带,聚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已建成6万余平方米产业空间,配套学术报告厅、共享会议室、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1936㎡,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全要素的创业环境。

  服务站依托专业化运营团队,形成“站长+服务专员+创业导师”三级服务体系,整合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等40余家专业资源,组建60人专家智库。2024年累计举办创业培训、技术对接等专项活动54场,服务超800人次,形成“政策解读-资源对接-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模式,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

  服务站连续八次获评国家级孵化器考核评价优秀(A类),并荣膺多项权威资质:湖北省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武汉市创新园区、武汉市科创小微企业园四星级园区、首批湖北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武汉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同步通过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备案,获评武汉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以卓越服务与硬核实力赢得政府与社会高度认可。

  创业孵化支持:提供灵活办公空间及智能化设施集群,覆盖初创至成熟期企业需求,降低运营成本;

  创业能力提升:配备专业导师1V1定制咨询,通过“商业模式优化+市场战略规划”实战课程体系,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精准政策赋能:动态解析惠企政策,匹配高新技术认定、专项补贴申报路径,最大化政策红利;

  产融生态构建:定期举办资本对接路演,定制融资方案,破解资金瓶颈,形成孵化到产业化的闭环。

  通过技术转移与资本要素深度耦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从产品研发到规模扩张的全周期赋能。

  精准培育助力“军创硬核”企业蜕变成长——武汉海慧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孵化案例

  武汉海慧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两用技术领域“院派创业”的典型样本,依托高校学科带头人的技术积淀实现初创突破,却曾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遭遇管理瓶颈。三新孵化器中小企业服务站通过“诊断式培育+全链条赋能”,成功帮助该企业实现从科研团队向现代化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服务站深入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针对企业核心问题,首先帮助搭建科学的管理架构,规范财务、人事及研发管理制度;同步引入创业导师团队,指导其制定“技术专利化、产品标准化、市场精准化”发展战略。服务站重点引导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两年内协助申报专利23项,24年获批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服务站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2021年联合企业牵头组建武汉智慧海洋工业技术研究院这一产学研平台。通过“政策专员+行业专家”双轨服务机制,协助企业成功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级保密资质及装备承制资格认证,2020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次年入选武汉市“千企万人”支持计划。

  经过深度培育,海慧特装实现跨越式发展:获评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双创战略团队、硚口区“瞪羚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创始人获评“武汉楷模·最美退役军人”、硚口英才等称号,成为退役军人创业标杆。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

  三新孵化器中小企业服务站通过“诊断-赋能-催化”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彰显了国有孵化平台的专业服务能力,印证了四星级服务站在培育硬科技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