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态度与应用调查报告(2025)》。作为重要新兴经济体,中国数据在此次全球调研中的表现令人瞩目。数据显示,全球五成以上(58%)员工主动使用AI工具,其中三成(31%)每周,甚至每天使用。中国职场AI应用率高达93%,半数(50%)使用者达到常态化应用水平,展现出显著的领先优势。

  该研究由墨尔本大学商学院信任领域主席尼可 · 吉莱斯皮教授和商学院研究员史蒂芬·洛克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联合毕马威,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共同开展,覆盖47个国家(含中国)的4.8万名受访者,创下同类研究最大规模纪录。

  数据显示,尽管66%受访者已形成规律性AI使用习惯,但超半数(58%)仍认为其不可信赖。吉莱斯皮教授认为,公众对AI技术的信任及其安全使用,是维持社会接受度的关键。鉴于对社会、职场、教育和经济所带来的深远变革,将公众的声音纳入决策和治理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本次调研显示,中国受访者对的信任度和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不仅反映出中国为人工智能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高水平安全治理提出更高要求。202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继续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明确提出将 ‘支持推进大模型广泛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 ‘人工智能+’年内重点赋能领域。多地也已将确保大模型应用‘合规、安全、可信’作为重要举措。”

  这种深度应用正转化为多维效益,多数员工认可AI在提升工作效率、优化信息检索及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价值。更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已直接赋能商业增长——全球48%的企业见证其促进营收提升的实效。

  全球八成受访者亲历AI技术红利:自动化处理日常工作、个性化服务精准触达、运营成本显著优化、技术门槛持续降低。不过,约八成受访者对其潜在风险表示忧虑。中国受访者的态度则更为积极:高达91%的人看好AI发展前景,持担忧态度的仅占44%。全球七成受访者呼吁加强AI监管治理框架,但仅43%认为现行法规具备充分约束力。

  事实上,新兴经济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呈现出显著的领先态势。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经济体的民众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人工智能的采用率更高,对AI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也更强,并且对AI的使用前景感到更加乐观和兴奋。

  必一运动

  在具体数据方面,新兴经济体的民众自评AI素养(64%)和培训覆盖率(50%)均高于发达经济体(分别为46%和32%)。更为重要的是,新兴经济体的民众感受到的AI实际效益更为显著(82%),而发达经济体的比例为65%。

  以中国为例,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中国在AI素养和培训方面表现突出:68%的受访者具备基础AI素养,64%接受过相关培训,这两项数据均领先于多数国家。在信任度方面,新兴经济体中有近60%的公众信任AI系统,而发达经济体平均约为40%。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及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张庆杰认为:“未来,AI的影响力将深入到各个领域,渗透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驱动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进程,大力促进跨行业间的协作的同时,也将回归以人为本,提升人的潜能,建立伦理和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