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奔甬而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分市场毕业生就业实习招聘会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场招聘会。

  昔日军营保家卫国,今朝地方再谱新篇。退役军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工作作风等优点,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在就业创业过程续写新的荣光?近年来,我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培训赋能、优化创业环境等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退役军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愿景逐渐转化为实景。

  “希望寻访退役军人30至50人,纳入人才学院”“退役军人且是党员的,薪资上浮1000元”

  这一幕,来自4月在宁波工程学院举行的宁波市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场招聘会,不少用人单位向退役大学生士兵表现出“偏爱”。前来求职的宁波工程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童戎慈说,无论是考编,还是求职,都有专门面向退役军人推出的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因时制宜,出台《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若干举措》,推出“兵教师”岗位,为退役军人搭建专属职业发展通道。在白峰教育集团任教的林舒、成为宁波技师学院驻校德育教官的王成志退役军人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前端岗位开发拓渠道,强化精准对接则是提升就业质量与效率的关键。瞄准线上,迭代升级“高质量就业e路通”应用场景,打通人社、税务等13部门数据,汇集各类人才招聘岗位信息;聚焦线下,市县联动打造精准化、小型化、多频次的精准对接会,把优质岗位挑出来、送上门。我市平均每年举办40场退役军人就业精准对接活动,实现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去年9月,“戎耀甬城就创未来”宁波市首场大型秋季退役士兵精准对接会举办,面向退役军人推出工程师、电商主管、会计等35种就业岗位,招聘需求近200人。

  会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电线年秋季退役士兵参会。会上,向广大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宁波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解读优惠政策,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知晓率。

  针对就业困难退役军人,我市进行建档立卡“一对一”跟踪服务,做好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与帮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联合教育部门排摸掌握在甬高校退役军人毕业生情况,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提升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率。

  从扩大岗位供给、提升精准对接度到强化帮扶力度,在协同发力下,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愈加精细。而这份精细里,凝结着这座城市对退役军人的关怀与尊崇。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

  在顶层设计上,我市出台《宁波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在全国率先落实以人均1300元标准开展封闭式全员适应性培训,建立个性化职业测评体系,帮助退役军人消除职业迷茫,尽快融入社会。近三年开展全员适应性培训4000余人。

  3月18日上午,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举行2025年度春季退役士兵返乡欢迎暨全员适应性培训开班仪式,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送上返乡“第一课”。

  此次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专家授课、互动交流、案例分享、实地参观等形式,特别是组织退役士兵学员参观鄞州区退役军人创业优秀代表金立卫的研学基地,与军创典型交流就业创业经验,为退役士兵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

  为退役军人就业“架桥铺路”,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娘家人”的职责。近年来,我市构建起“2+N”教育培训平台矩阵宁波市退役军人技能学院、创新学院相继成立,聚焦区域产业特色整合吸纳订单式培训机构66家,为退役军人技能提升和创业创新开辟新途径、搭建新平台。

  自2022年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宁波海事局联合举办“浪花计划”退役军人船员培训班,百名参训退役军人通过海事类资质考核,登船就业。这一订单式、靶向式培训模式,不仅提升了技能培训质量,更促进了稳定就业。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深化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打造“周末大讲堂”“青年夜校”等终身学习品牌,聚焦未来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设置“短平快”课程,让退役军人利用闲暇时间充电赋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为了让退役军人有更多成就感、荣誉感,我市通过举办退役军人技能大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等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5月24日,宁波市第二届退役军人技能大赛圆满落幕,90余名退役军人同台竞技,上演了一场别样的“沙场大阅兵”。驾驶无人机穿越障碍、利用专业软件制作海报、掌勺炒出美味佳肴他们纷纷亮出绝活,展示了风采、展现了精神风貌。

  用技能培训“金钥匙”,为退役军人打开更多职业大门。这不仅能帮助他们转变身份与实现价值,也充分释放了宝贵人力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退役军人经营主体4.74万个,带动就业19.8万人,斩获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奖项8个“宁波军创”已成为一块响亮招牌。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是不断优化的服务和创业环境。

  构筑“1+13+N”退役军人创业生态,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集聚200名军创人才和导师专家;建成市县两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园13个,省级就业创业基地9个,园区累计引进军创企业134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牵头成立“长三角军创园联盟”,促进军创企业深度参与长三角城市产业链分工我市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广大退役军人搭建起全链条、多层次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

  为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3月,宁波金融监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委金融办联合印发《“退役军人创业贷,金融专属我先行”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市全面启动退役军人创业贷专项行动。该行动聚焦退役军人创业创新需求和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提升退役军人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5月16日,由金融机构组成的首批退役军人创业贷承办机构发布退役军人创业贷专属产品,提供优惠利率和快速审批通道,最高授信额度可达千万元。同时,全省首个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综合保险产品“惠军创业保”发布,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创办的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

  首单签约的退役军人柴安琪感慨:“创业保如同为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打拼的个体创业者穿上防弹衣,有了这份支持保障,有了全社会的关心关注,我们退役军人的创业之路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在做优创业服务的同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瞄准培育新质生产力招才引智。加强与海军工程大学、陆军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军工院校的交流合作,成功引进博士团队来甬注册创业实体8家,累计实现83个军创项目团队入选“甬江人才工程”计划(含原“3315系列计划”)。

  海军工程大学博士丁少春退役后,带领团队投身创业战场,创立宁波博海深衡科技有限公司。团队研发的SW-375高分辨立体成像声呐,通过全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成功进军海外市场。目前,博海深衡已与钓具、水产养殖、动力艇、无人船等相关企业合作,打通全产业链,为整个行业带来融合发展新机遇。

  戎耀甬城,就创未来。在宁波,广大退役军人就业有机会、创业有舞台、创新有保障。如今,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军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退役军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深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以更优的政策、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让广大退役军人在甬城收获更多获得感、成就感。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徐丽敏通讯员吴赢洲邵舒英 图片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宁波多地陆续公布2025年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岁女童反复出现早熟症状 医生:注意孩子生活习惯

  2025“奔甬而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分市场毕业生就业实习招聘会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场招聘会。

  昔日军营保家卫国,今朝地方再谱新篇。退役军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工作作风等优点,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在就业创业过程续写新的荣光?近年来,我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培训赋能、优化创业环境等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退役军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愿景逐渐转化为实景。

  “希望寻访退役军人30至50人,纳入人才学院”“退役军人且是党员的,薪资上浮1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因时制宜,出台《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若干举措》,推出“兵教师”岗位,为退役军人搭建专属职业发展通道。在白峰教育集团任教的林舒、成为宁波技师学院驻校德育教官的王成志退役军人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前端岗位开发拓渠道,强化精准对接则是提升就业质量与效率的关键。瞄准线上,迭代升级“高质量就业e路通”应用场景,打通人社、税务等13部门数据,汇集各类人才招聘岗位信息;聚焦线下,市县联动打造精准化、小型化、多频次的精准对接会,把优质岗位挑出来、送上门。我市平均每年举办40场退役军人就业精准对接活动,实现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月18日上午,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举行2025年度春季退役士兵返乡欢迎暨全员适应性培训开班仪式,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送上返乡“第一课”。

  为了让退役军人有更多成就感、荣誉感,我市通过举办退役军人技能大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等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5月24日,宁波市第二届退役军人技能大赛圆满落幕,90余名退役军人同台竞技,上演了一场别样的“沙场大阅兵”。驾驶无人机穿越障碍、利用专业软件制作海报、掌勺炒出美味佳肴他们纷纷亮出绝活,展示了风采、展现了精神风貌。

  退役军人经营主体4.74万个,带动就业19.8万人,斩获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奖项8个“宁波军创”已成为一块响亮招牌。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是不断优化的服务和创业环境。

  构筑“1+13+N”退役军人创业生态,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集聚200名军创人才和导师专家;建成市县两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园13个,省级就业创业基地9个,园区累计引进军创企业134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牵头成立“长三角军创园联盟”,促进军创企业深度参与长三角城市产业链分工我市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广大退役军人搭建起全链条、多层次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

  为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3月,宁波金融监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委金融办联合印发《“退役军人创业贷,金融专属我先行”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市全面启动退役军人创业贷专项行动。该行动聚焦退役军人创业创新需求和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提升退役军人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海军工程大学博士丁少春退役后,带领团队投身创业战场,创立宁波博海深衡科技有限公司。团队研发的SW-375高分辨立体成像声呐,通过全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成功进军海外市场。目前,博海深衡已与钓具、水产养殖、动力艇、无人船等相关企业合作,打通全产业链,为整个行业带来融合发展新机遇。

  戎耀甬城,就创未来。在宁波,广大退役军人就业有机会、创业有舞台、创新有保障。如今,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军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退役军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深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以更优的政策、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让广大退役军人在甬城收获更多获得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