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化持续重塑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格局。近日,ADP Research发布的《2025职场人全球劳动力观点报告》基于对六大洲34个市场近38,000名在职成年人的调研,揭示了当下职场人的真实状态与核心关切。从技能培养到人工智能冲击,从敬业度波动到薪酬公平争议,这份报告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复杂而鲜活的全球职场图景。

  教育的终点不再是职场的起点。报告显示,尽管高等教育依然重要,但在职培训的价值正愈发凸显。全球仅24%的员工坚信自己掌握了晋升所需的技能,而在获得雇主技能投资的群体中,自评为高生产力员工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3倍,且54%的人近期获得了晋升——这一比例在对培训机会失望的员工中仅为34%。

  不同类型员工的技能焦虑呈现明显分化。知识员工(如程序员、工程师)中,31%相信自己具备晋升技能,而周期性员工(从事重复性任务)这一比例仅为14%,其中女性周期性员工的信心更低,仅13%认为自己为下一份工作做好了准备。区域差异同样显著,中东/非洲38%的员工认可自身技能储备,而欧洲这一比例仅为17%。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

  对企业而言,技能投资是笔双赢买卖。数据显示,获得充分培训的员工推荐公司为理想雇主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6倍,且离职意愿显著降低。尤其对周期性员工,若雇主忽视技能培养,即便他们自身技能达标,跳槽概率也会远高于其他群体。

  2024年全球职场人的敬业度创下十年新高,19%的员工表示在工作中全情投入,较2020年疫情低谷期提升5个百分点。但区域表现冷热不均:中东/非洲以25%的敬业度领跑,法国、南非、新加坡等市场同比增幅达5个百分点;而印度、波兰等市场则出现下滑,北美地区敬业度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工作模式的选择权成为影响敬业度的关键。调研发现,能完全自由选择办公地点(现场、远程或混合)的员工,敬业比例显著高于选择权受限的群体,且这一规律与实际工作地点无关。德国是现场办公比例增长最快的市场,达60%,但混合办公员工的敬业度仍居各模式之首。

  与敬业度上升形成反差的是,职场人的压力曲线年每天感受消极压力的员工比例降至7.5%,较2023年近乎腰斩,但茁壮成长(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员工比例也从29%微降至27%,更多人陷入勉强应对的状态。欧洲成为压力重灾区,19%的员工表示压力过大;拉丁美洲表现最佳,34%的人能在工作中茁壮成长。

  监管与评判是压力的重要来源。32%的员工因采用弹性工作制感到被评判,42%的人觉得时刻被经理监管,这类群体茁壮成长的可能性比其他人低3倍以上。印度、泰国等市场的员工感受尤为强烈,超60%的印度员工同时面临被评判与被监管的压力。

  职场歧视仍在隐形侵蚀团队活力。全球19%的员工表示遭遇过歧视,中东/非洲比例高达33%,埃及、阿联酋等市场近半数员工有此感受;拉丁美洲情况较好,仅10%的人报告歧视经历。更值得关注的是,遭遇歧视的员工中,34%在积极寻找新工作,是未遭遇歧视群体的2.4倍,且其低生产力可能性显著更高。

  少数族裔在职场中面临额外挑战。36%的少数族裔员工表示遭遇歧视,是非少数族裔的2.6倍,欧洲地区这一差距达2.5倍。在新加坡,仅6%的少数族裔员工能茁壮成长,而非少数族裔这一比例为37%。

  为生计奔波的多职族规模庞大。全球23%的员工拥有两份及以上工作,中东/非洲这一比例达34%,但超过半数(57%)的多职者仍表示只能勉强支付账单。年轻人从事多份工作更多为积累经验(40%),而年长者则主要为覆盖必要开支(61%)。埃及、菲律宾等市场的多职者中,超60%表示工作是为了支付基本生活费用。

  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依然明显。19%的员工认为当前工作没有任何晋升机会,拉丁美洲这一比例达25%;15%的人坚信必须跳槽才能晋升,埃及、印度等市场的比例超20%。与普遍认知不同,缺少技能并非主要障碍(仅6%提及),更多人将原因归咎于机会匮乏与支持不足。

  人工智能正引发职场人的复杂情绪。17%的员工完全认同AI会对工作产生积极影响,10%的人害怕被AI取代,12%的人坦言不知道AI会带来什么改变。知识员工态度最为矛盾:24%期待AI的积极影响,同时13%担心被取代,远超技能型与周期性员工。

  必一运动·(B-sports)官网

  行业与区域对AI的态度分化明显。技术服务、信息行业对AI的接受度最高,医疗保健行业则最谨慎,仅10%的人看好其影响;印度、尼日利亚等市场对AI的积极预期领先全球,而日本、瑞典的员工兴趣较低,仅4%-6%的人认为AI会带来积极改变。

  薪酬公平仍是未解难题。尽管认为薪酬不公的员工比例从2023年的31%降至27%,但性别差距持续存在:28%的女性认为薪酬不公,男性这一比例为23%,且随着年龄增长,差距愈发明显——55-64岁女性中34%质疑薪酬公平,男性为28%。管理级别越高,满意度越高:首席级高管仅13%认为不公,而普通员工这一比例达34%。

  职场监管的反效果日益凸显。近1/3的员工表示长期被雇主监管,远程与现场办公的员工感受差异极小。但数据显示,认为被监管的员工中,高生产力比例比未被监管者低近3倍,且每天承受消极压力的可能性高3倍。少数族裔感受更强烈,44%的少数族裔认为被监管,非少数族裔为30%,欧洲地区这一差距达20个百分点。

  从技能重塑到AI适应,从工作体验到权益公平,2025年的职场正站在多元变革的十字路口。对员工而言,提升适应力与主动争取发展机会成为生存关键;对企业来说,构建包容、灵活且注重成长的职场环境,或许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