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领跑!市北区:“1+3+5+X”服务延至940个网格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起独具特色的“1236N”服务模式。通过优化一条全链条服务体系、搭建校地协同与科创孵化两大合作联盟,打造历史城区、中央商务区、雁山科技城三大创业生态圈,建设项目遴选、金融服务等六大赋能平台,并完善多元促创路径,持续吸引各地创业人才汇聚,全力建设创业发展生态新高地,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市北,匠心与梦想都能落地生根。”荣获2024年“青岛市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称号的郑焕良感慨颇深。这位来自潍坊的“90”后青年,2015年在市北区纺织谷创立唯麦精酿品牌。在市北区创业扶持政策的精准助力下,唯麦精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家小型啤酒作坊蝶变为年产2000吨的精酿行业领军企业。
市北区始终秉持“创在青岛 乐业市北”的理念,致力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市北区构建起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公共创业服务体系,组建了一支由1314名就业人才服务专员构成的专业队伍,将“1+3+5+X”(一支队伍、三张清单、五微服务、特色赋能)服务模式延伸至940个网格。同时,市北区充分发挥就业人才专员的积极作用,借助AI创业项目优势,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在创业街区、孵化基地、经办银行设立创贷驿站,选聘创贷金融专员,为创业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投融资服务,切实解决融资难题。
为帮助创业者降低试错成本、减轻创业负担,市北区着力搭建两大合作联盟,激发创业新动能。校地协同发展联盟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5所驻青高校与国有平台,成立“青年校地协同创新创业联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在市北区落地转化。在此基础上,打造全市首个“里院创业孵化中心+驻青高校”创业街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青年创业者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布兰兔植物庄园北方首店在大鲍岛街区成功落户便是生动例证。作为全国知名的花果茶和茶具新潮品牌,布兰兔结合大鲍岛历史街区特色,精心设计青岛地标文创产品。同时,积极参与街区组织的大学生研学活动,推出“管培生”计划和创业见习岗位,吸引众多热爱美学设计和茶文化的青年汇聚于此,投身创业实践。
市北区以历史城区、中央商务区、雁山科技城为核心,打造“街区+园区+基地”立体化创业载体。历史城区生态圈紧抓城市更新机遇,打造“老建筑+新消费”特色创业场景,建设大鲍岛创业赋能中心,创新“快闪”“市集”等轻创业模式,让历史城区焕发新活力,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门之选。青岛里院创业街区·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入选首批山东省创业街区建设试点。
市北区高度重视青年创业发展,精心搭建全方位支持赋能体系。举办青岛市首届青年创业发展大会,并推出赋能青年创新创业六大平台。项目遴选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优质赛道选择;金融服务平台保障创业资金需求;人力资源平台提供人才支撑;科创转化平台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全周期贴心服务;赋能成长平台组织各类交流活动。此外,还聘请6名青年创业导师,培育9家青年创业发展示范园区,多管齐下助力青年创业。
“00”后大四学生牟熠杰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在市北区组织的大学生创业见习游学活动中,他了解到市北区完善的五级创业孵化体系,并获得入驻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的宝贵机会。在市北区提供的资源开拓、导师指导、技术护航、项目孵化等全过程支持下,牟熠杰成功开启创业之路,赚到“第一桶金”。如今,他的特色饮品创业项目已构建起成熟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并成功进驻山东大学等高校,成为校园畅销产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