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这很有可能成为改变中国人口出生的一个关键节点之一。

  而且这次方案并不是简单的规划或者叙述长远的目标,这次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实在。

  整个行文不再扭扭捏捏,而是直奔主题,谁能领钱,领多少钱,怎么领,整个都清清楚楚。

  大家看清楚了,这里所说的是未满三岁,而不是2025年1月1日之后出生,这意味着在2022年1月之后出生的小孩都能够申领补贴,只是看补贴的多少而已。

  对那些1月1日后出生的人,每个人都可以领三年,每年3600元,一共可以领10800元。

  对于这些钱,有些网友可能吐槽说太少了,根本不够养娃,毕竟现在养娃的成本是很高的,从奶粉,尿布,再到各种保教费,培训费,教育费哪样不是白花花的像流水一样?

  也许大家觉得每个月300块钱的育儿补贴太少,可能下一顿馆子就没了,但对于国家来说, 能够给每位儿童每个月发300元的育儿补贴,其实是需要勒紧很大的裤腰带的。

  毕竟目前我国三岁以下的儿童人口数量接近2900万人,对应的每年国家光是育儿补贴就得花上千亿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最近两年在整体环境并不太好的背景下,其实国家的财政收入增长也是比较慢的。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

  虽然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非常庞大,比如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近22万亿,但对应的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也非常多。

  包括教育,卫生,国防,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化体育,科学技术,行政开支,哪个不得花上万亿元,甚至4万亿以上?

  在财政支出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国家还能够挤出1000多亿用于育儿补贴,这是相当阔绰了。

  必一运动官网

  但大家都知道目前很多地方的债务压力是比较大的,然而对应的财政收入却不太理想,尤其是基金性收入相对前几年下滑更是非常明显。

  比如2024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只有57356亿元,比上年下降13.5%,相当于一年减少了近9,000亿。

  面对这种收入放缓,其实很多地方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这种背景之下,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补贴育儿,其实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毕竟育儿补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然现在国家敢发放育儿补贴,那未来包括免除幼儿园保教费等一系列措施都有可能跟进的,这是需要慢慢完善的一个过程。

  事实上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其实也可以不用那么快推出育儿补贴的,毕竟过去几年大家都忍过来了,也不缺那么一两年。

  但为什么现在国家在财政收支偏紧的情况下,依然要取出一部分资金来帮大家养娃呢?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时间我国的消费其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消费长期维持在低增长状态。

  这放在以前可能大家看不出有什么危害,毕竟以前通过外贸出口以及基础设施的投资,我们依然能够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消费增长就算慢一些,甚至逐年下降,大家可能看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但是现在我国的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方面是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逐渐饱和,想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会慢慢下降的。

  另一方面是最近几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的外贸随时有可能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

  尽管短期内我们通过各种谈判手段或者凭借我们制造业上的优势,仍然能够保持出口的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然而从长期来看,外贸的不确定因素依然会长期存在,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外贸身上。

  我们以2024年为例,2024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9万亿人民币,大约是6.8万亿美元,人均社消零售为4800美元左右每年。

  而同样是2024年,美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85,444.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4万亿元),人均社销零售高达25000美元左右。

  如果未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够达到2024年美国同期的水平,那将意味着我们的消费规模将会在目前的基础之上再增长29万亿美元左右,这个潜在的增长空间远远超过我们目前每年3.6万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也超过目前的GDP总量。

  假如这个目标实现了,我们将可以大幅降低对外贸出口的依赖,从而依靠消费来打造一个内循环。

  在今年年3月份国务院所推出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当中,就有一个明确的措施: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其中就提到了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所以这次发放育儿补贴其实就是这个行动方案的延续。

  不过提升居民消费保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想要落实起来却很难,得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

  也许每年每个孩子领3600元的补贴,对于富裕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普通家庭,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这笔钱是非常关键的。

  有了这笔育儿补贴之后,我相信广大家庭的消费信心会进一步提升,毕竟这笔钱相当于“从天而降”,不花白不花。

  而按照消费乘数来推算,政府每发放1元的补贴,大概能够拉动4元的消费,这意味着每年近1,000亿的育儿补贴,至少能够拉动4,000亿左右的消费额。

  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未来国家能够免除幼儿园的保教费,降低幼儿家庭的养娃成本,我估计很多人都会把省下的钱用于消费,这对刺激消费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而人口负增长的背后是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从2017年之后,我国人口整体一直呈下降趋势,2022年更是首次跌破了1,000万大关,跟巅峰时期相比缩水了近2/3。

  人口减少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从短期来看,随着人口减少,社会各种资源人均水平自然上升了。

  最关键是人口减少之后,内卷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了,整个劳动力市场会慢慢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到时劳动者的地位会得到提升,大家的薪资水平也会跟着提升。

  正如日本一样,日本人口已经连续十几年出现下降,随着人口减少,日本年轻人的就业越来越容易,目前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已经超过98%,很多大学生都是“反向面试”,企业得跪着求人。

  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来看,大家其实都希望人口再减少些,这样大家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大家收入,总而带动消费。

  然而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人口下降并不见得是好事情,尤其是对我国来说更是如此。

  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保体系属于现收现付,严重依赖于在职人员的缴费,如果人口持续减少,社保缴费下降,对整个养老金的冲击是比较大的。

  另外,我们想要打造内循环,也得依赖庞大的人口基础,这是我们打造内循环的底气和优势,没有庞大的人口支撑内循环就无从谈起。

  再一个是庞大的人口是一笔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的创新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适当的保持人口增长,至少不让人口下降那么快,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个是人口老龄化加剧,目前60周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30%,未来随着这些老龄人口逐渐离去,我国人口会迅速下降的。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单身族越来越多,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人生哲理,照此发展下去,未来新出生人口会不断下降的。

  一边是老龄人口严重,另一边是新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这就像一根绳子的两头,随着两边拉力不断增加,中间最终会断裂的。

  至于人口下降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现在无法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口过快下降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等未来人口下降来到了一个新的拐点,那就很难控制了。

  正如以前推行计划生育大家总害怕人口太多,然而随着二孩三孩放开,人口人口并非呢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人口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们在人口走势上门的判断是有一些失误的,如果早些年放开二孩三孩,也许人口不会那么快下降。

  所以现在国家也在想尽各种办法来促进人口的增长或者稳住人口,不让人口下降太快。

  虽然每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对于很多富裕家庭来说并不算什么,就算发了大家也不愿意生娃。

  但国家推出育儿补贴,想要刺激的从来都不是那些不想生娃的人,而是那些想生娃但是收入跟不上的低收入家庭。

  随着补贴到位,再加上未来有可能免除保教费,甚至完善幼儿托管等等,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想生孩子的年轻人积极生娃的。

  简单来说,目前困扰社会上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钱的问题,只要钱给到位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其实压根不用发钱,只要把8小时双休制落实到全民,严格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中低层劳动者收入待遇,比发钱靠谱稳定多了。养孩子不光要钱还要时间和精力的。

  修正为8.7级强震!第一波海啸已抵日本!夏威夷预计将遭破坏性海啸!我使馆紧急提醒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称,堪察加东岸远海今天(7月30日)发生的地震震级为里氏8.7级,这是1952年以来堪察加地震带发生的最强地震。(此前报道→7.9级!6.9级!可能引发海啸!

  路径突变!强度升级!刚刚,“竹节草”登陆地点又变了!宁波大暴雨、特大暴雨要持续到→

  预计,“竹节草”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将于今天傍晚前后在浙江平湖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再次登陆,最大可能在上海金山到浦东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18人承德避暑遭遇山洪:凌晨3点被民宿老板叫醒往山上逃生,开来的4辆车全被冲走

  7月28日下午,网友发帖称,遭遇洪灾被困15小时。29日,发帖人李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已经安全撤离,返回家中。

  据新华社,7月30日,据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30日提供的消息,24日在俄罗斯阿穆尔州客机坠毁事故中遇难的一名中国公民身份已确认,领馆已与其家属取得联系。总领馆说,将同遇难者家属及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妥善处置后续事宜。

  新疆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致2人受伤,警方最新通报:犯罪嫌疑人卡斯铁勒(男,29岁)在逃

  7月30日,新疆裕民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7月24日,塔城地区额敏县霍吉尔特乡辖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致2人受伤。

  必一运动官网

  2025年7月26日,位于长深高速公路惠州市惠城区路段,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追尾前方车辆,导致多车起火燃烧,已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针对该事故,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已向惠州市人民政府发督办函,要求还原事故真相,准确定性事故性质。

  中俄两军将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第6次海上联合巡航7月30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发布消息。中俄两国海军将于8月位俄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

  2025年8月7日立秋,关于其3个好消息和2个坏消息,通常是基于民间习俗和经验总结,具体如下: 闰月延秋,五谷丰登在望:今年立秋在农历闰六月十四,因闰月使得节气延后,近似农历七月立秋。

  三峡大坝 “账本” 曝光:运行了 20 余年,2500 亿投入如今回本了吗?

  1994年,三峡工程一锤定音,全国2500亿元砸下去,一座巨坝横卧长江。20多年过去,机组天天转、电送四方、水拦百洪、船走长江,账本这才翻开。

  海里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12 艘 “北风之神” 级战略核潜艇像幽灵一样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游弋,每艘能装 16 枚 “布拉瓦” 潜射导弹,射程 8000 公里,平时神出鬼没,真到了关键时刻,能悄无声息地摸到美国沿海发动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