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进阶”培育昆明盘龙区全链条服务驱动创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以务实担当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走深走实,持续构建创业服务“申报-培育-评审-扶持”全链条服务体系,既抓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又谋服务升级“最先一公里”,将政策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胜势,推动创业服务工作从“基础培育”向“质效双优”纵深推进。
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成功培育创业孵化园区14家,落实补助资金170万元;9个示范创业平台累计吸纳447家企业入驻,成功孵化296家优质企业,带动1475人实现稳定就业,创造经营总额3.16亿元,实现税收1326万元,打造云南省餐饮行业就业创业孵化园为云南省“彩云雁归”返乡创业园、盘龙区鼓楼街道栗树头社区为省级“创业社区”,形成了“孵化促创业、创业带就业、就业兴产业”的良性循环。
盘龙区创新实施“潜力挖掘-分类指导-梯次跃升”培育路径,建立“政企社”三方联动走访机制。深入茨坝生物科技园、云南省餐饮行业就业创业孵化园等产业集聚区,以及鼓楼街道等基层单元,动态更新“潜在培育库”,确保政策精准滴灌至每一个创业载体;推行“靶向培育”模式,针对初创型园区做好产业引入、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指导进一步完善场地、配套设施等条件;为成熟型园区实施能级提升,聚焦数字化转型、产业链整合等关键领域,推动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目前,全区已构建起“区级储备-市级提升-省级示范”的三级孵化梯队,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等4家单位评为市级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
针对申报材料不规范、评审标准不清晰等共性难题,盘龙区创新推出“三步工作法”,构建全流程服务闭环。
组建“专家顾问团”,吸纳高校创业导师、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等专业力量,提前介入申报辅导,帮助完善创业计划书、财务模型等核心要件,从源头提升申报质量。将场地面积、入驻率等指标细化为“可量化、可佐证”的材料清单,配套提供模板范例,让申报单位“一看就懂、一填就对”。
开展“模拟评审”演练,邀请专家现场“挑刺把脉”,重点指导补充创业培训台账、企业孵化成效数据等关键材料,通过该机制申报通过率持续提升。
盘龙区坚持“资金+产业+示范”三措并举,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建立“向上争取+落实配套”资金保障机制,形成政策叠加效应,2023年成功推荐云南省餐饮行业就业创业孵化园区为省级园区、2024年推荐鼓楼街道栗树头社区获评省级“创业社区”。
实施“差异化培育”战略,引导各载体精准定位,形成“一园一特色”发展格局。注重典型引路,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方式,推广“餐饮孵化”“社区创业微生态”等经验做法,带动区域产业联动与发展升级。
2023以来,精心策划并举办2期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竞赛涵盖电商直播、创业孵化等多个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领域,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创意、交流经验、对接资源的优质平台,进一步点燃创新创业热情。
同时,以竞赛为契机,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工作,累计培训1400余人次、带动就业400余人,有效提升了创业者的综合素养和实战能力。近三年,推荐300余个项目参加昆明市“春城创业荟”,部分项目获得了市级表彰和资金支持,充分展现了盘龙区创新创业的丰硕成果和强劲潜力。
下一步,盘龙区将始终聚焦就业创业服务任务,以深化特色载体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提升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水平。通过系统开展创业扶持政策落地、定制化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精准化产业对接等务实举措,全力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激活就业市场活力、赋能创业创新发展,为盘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